绿茵场外的"守门人"
每当工体响起山呼海啸的助威声,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那些站在检票口、穿着荧光马甲的身影。老张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国安主场资深检票员,他已经在这个岗位坚守了12个赛季。
"最难忘是2018年足协杯决赛,暴雨里站了6小时,眼镜片都是水雾,还得盯着每张票的防伪标识。"
你不知道的检票门道
- 火眼金睛:3秒内要辨别黄牛票、假票和转赠票
- 人流量管控:关键比赛每分钟要放行200-300人
- 应急处理:遇到球迷冲突要第一时间联系安保
上周对阵申花的焦点战,老张和同事们提前4小时到岗。他们要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每个包裹,连球迷藏在薯片袋里的横幅都要翻出来查看。"有些小年轻觉得我们多事,其实是为了防止看台出现危险物品。"老张边说边擦拭着已经掉漆的检票钳。
冷知识:
工体每个检票员平均每场要弯腰700多次,旺季时微信步数长期霸榜。最忙的时候,连上厕所都要轮班去。
问到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老张指了指北看台:"听到球迷喊'这是哪儿?北京!'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夜幕下的工体灯火通明,检票口的荧光马甲依然在忙碌,他们是足球盛宴里最沉默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