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侵权乱象层出不穷,“C罗”、“梅西”等被恶意抢注商标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正在酣畅淋漓的激战中,各类人物、元素等纷纷爆红,引起讨论,从“饺子皮”吉祥物、卡塔尔小王子到C罗、梅西等各类球星纷纷出圈,让许多人看到了商机,希望从中分取一杯羹,甚至一些企业和个人做起抢注商标、伪造周边产品等侵权行为。

虽说每逢世界杯都会如此,但本届更为典型。多地海关均通报查获大批世界杯侵权、仿冒、伪造周边产品,全国多地电影院推出世界杯直播套餐,靠直播世界杯来招揽观众,而世界杯的焦点,那些著名球星也难逃被“消费”。许多公司开始纷纷下场抢注世界杯相关元素或人名商标,随意注册,想要借机生财。

像是“C罗”“梅西”“拉伊卜”“世界杯”等商标成为重灾区。根据国际足联最新发布的《FIFA知识产权指南》,将与世界杯及国际足联有关的标识、词语、名称、标志及其他标识符等,都定义为国际足联官方知识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因此,这些均属于侵权行为。

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通告称,将依法打击恶意抢注“世界杯”“拉伊卜”等商标注册,已经对2022年注册申请的26件违规抢注的世界杯商标注册申请予以驳回,对1件已注册成功的“LAEEBS”商标宣告无效。

查询后发现,我国与世界杯相关的商标仍至少有343个之多,仅“世界杯”三字商标就有多达68个。早在1998年,我国一些企业就开始抢注“世界杯”商标,但由于我国《商标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制度并不完善,所以很多国外的商标和名人名字被恶意抢注并至今仍可使用。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每氪商标SaaS“世界杯”商标部分查询

拼灵感、拼手速也是一种合法的商业竞争,但《商标法》明确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也就是说,恶意抢注并不适用“在先权利”,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行动方案》中,也明确了“恶意抢注”的对象,包括“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重大赛事、重大展会名称、标志”“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姓名、知名作品或者角色名称”等10种类型。因此,法律为这种“竞争”也画出了红线。

国家知识产权局明确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恶意商标注册专项行动。而世界杯作为全球性的重大赛事,毫无疑问就处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防御圈”内。

除了商标侵权外,世界杯版权盗播也是每届世界杯最常见的侵权行为之一,本届世界杯出现了一种新的版权盗播群体,就是电影院。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前,中央广播电视台曾发表声明,央视总台拥有卡塔尔世界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电视和新媒体版权及分流许可权利。除中国移动咪咕、抖音、上海五星体育频道、广东体育频道、广州南国都市频道和广州竞赛频道已获得总台授权外,其他任何机构均未获授权传播卡塔尔世界杯赛事节目,在世界杯开幕后,北京广播电视台体育广播获得2022卡塔尔世界杯赛事广播端转播权。但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62家影院在猫眼app的“演出”专栏开售世界杯观影票,同时还推出了有奖竞猜、天团解说、现场足球互动等活动,这些电影院使用的都是央视的比赛信号。按央视声明来看,这些影院未经授权来进行直播和牟利无疑是侵权行为。

这次,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打击“恶意抢注”世界杯商标,释放了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对违法者严惩必究的强烈信号。体育赛事的拼搏、担当和公平公正等体育精神,不应仅停驻在球场上,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也应与此相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金靴|世界杯u20积分榜|1902赵德柱的世界杯珍藏阁|zhaodezhu190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