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武士觀察日記2025-24》史上首位日本籍名人堂球星,鈴木一朗昨日在妻子陪同造訪古柏鎮,同時為明日的演講做準備,雖個人感到緊張且有壓力,但面對記者訪問侃侃而談,在博物館內以不同身分重新感受氛圍,也分享了不少想法與自我故事,以下就一起來回顧他說了些什麼,還有兩位帶給他重大影響的人是誰。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名字所牽引出的意義,兩位帶給一朗重大影響的人就在首屆HOF棒球名人堂的89年過後,古柏鎮迎來一位身分前所未見的球員造訪,正是今年獲得393票並以99.3%得票率入選的鈴木一朗。生涯在日美闖蕩近28個年頭的他,雖從未拿到職業舞台的最高榮譽,卻在各處留下自己努力過的身影,無論是打擊王、安打王、打點王、盜壘王、金手套與年度MVP等,次數多到數都數不清外,還分別於兩處留下破千及超過3000安打,總計4367支仍是高懸且無人能及的世界紀錄,不僅是多數人心目中的全明星,更是傳奇地位之所在,足跡偉大是絕對受人景仰。
不過有別多數日本人會用「姓」作為登錄名,其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字是「イチロー(Ichiro)」,即便是已退下球衣離開球場,如今大家仍會稱呼他一朗桑而非鈴木先生。年初公布名單的時候,一朗特別在日本提到效力歐力士藍浪時的監督仰木彬,雖改名這提案最早是時任一軍打擊教練新井宏昌提出,但努力促成能實現的其實是監督本人,因為當時他自己對於此是有猶豫,畢竟在日本人的傳統裡,名字象徵父母給予自己的愛,同時是種尊貴的象徵,就算讀音是一樣的,但要簡化成イチロー並不是說改就能直接決定的事。
對此提案表示贊同的仰木,決定直接去跟一朗的父親談談,開門見山地說:「用這名字(イチロー)能讓球迷與其他球員更容易接近他,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嗎?」 意外的是鈴木宣之先生不但沒有反對,還當場答應並說:「請務必如此做。」 至於為何會如此果斷決定,寫下這個故事的二宮清純認為,一方面是期待他能用イチロー快點成名,因為來到日職前兩年並沒獲太多上場機會,從父親的角度思考就是,他認為這會是個讓兒子突破的契機。
於是一朗就從第三個球季開始,將登錄名從「鈴木一朗」改成「イチロー」,即便從日本來到美國征戰大聯盟,背上名字也是不曾改變的「ICHIRO」,無論你是在哪個時間觀賞轉播的,當聽到主播或主持人介紹他時,那份獨特與親切感是油然而生。但仰木給他的影響可不只如此,就在發表名人堂演講的前一日,三位得主率先來此遊行參觀並受訪,一朗提到其是所遇過的棒球圈人士裡最有趣、最獨具風格的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距離地接觸仰木監督並看到他私底下的模樣,那種自然放鬆氣場所致的獨有風範,雖不是輕易就能習得的一切,卻是讓一朗自己學習到很多。後提到:「人生不只是靠自己,很大程度也是『與誰相遇』來決定,仰木監督就是對我影響很大的人之一,如今無論怎麼感謝是都不夠,因為他就是那樣一個偉大的存在。」 雖一朗曾因婚姻的事情與爸爸尚之出現隔閡,就算身穿水手球衣回到日本辦退休賽時也都沒見面,不過從小就把他當王貞治在養,訓練方式比虎爸還嚴格的尚之,仍是他締造職涯成就的轉捩點。
二宮先前還額外分享另個小故事,一朗在改名那年是迎來大爆發,締造當時紀錄單季210支安打並以打擊率0.385雙獲獎項,而這也是他創下首位打者(打擊王)七連霸的起點。不過就在1999年的時候,原本擔任四棒的洋砲Troy Neel狀況不佳,仰木監督此刻又下了個決定,他親自詢問一朗是否願意打第四棒,提到:「你的勝負欲很強,第三棒在一局可能會面對兩出局無人在壘,但第四棒卻至少有一名跑者在,就算沒有也沒關係,因為下一局也是首名打者,就跟第一棒的意思相同。」
雖仰木監督當下努力地去說服,但多半都在三棒出賽的一朗,不僅神情能感受到猶豫,甚至沒給出個肯定的回覆,讓這想法無法於比賽來施行,於是依舊請了他的父親尚之幫忙遊說,最後一朗點頭同意並在幾場比賽轉換位置,如此證明在其人生中的關鍵影響。即便不少人眼中的一朗是個勇於追求自我的勇者,自主訓練從不懈怠的狂人,生涯之中卻仍有自己難以抉擇的時刻,當然決定沒有好與壞、顧慮也都能令人諒解,但正因有這兩人在背後默默推一把,才能讓如今的『イチロー』成為偉大的象徵之一。